Puppet使用方法总结
puppet是一个开源的软件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工具,它使用简单且功能强大,正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关注,现在很多大型IT公司均在使用puppet对集群中的软件进行管理和部署,如google利用puppet管理超过6000台地mac桌面电脑(2007年数据)。
本文主要介绍puppet安装方法,设计架构及使用方法。
2. 设计架构
puppet是基于c/s架构的。服务器端保存着所有对客户端服务器的配置代码,在puppet里面叫做manifest. 客户端下载manifest之后,可以根据manifest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例如软件包管理,用户管理和文件管理等等。
如上图所示,puppet的工作流程如下:(1)客户端puppetd调用facter,facter探测出主机的一些变量,例如主机名,内存大小,ip地址等。pupppetd 把这些信息通过ssl连接发送到服务器端; (2)服务器端的puppetmaster 检测客户端的主机名,然后找到manifest里面对应的node配置, 并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解析,facter送过来的信息可以作为变量处理,node牵涉到的代码才解析,其他没牵涉的代码不解析。解析分为几个阶段,语法检查,如果语法错误就报错。如果语法没错,就继续解析,解析的结果生成一个中间的“伪代码”,然后把伪代码发给客户端;(3)客户端接收到“伪代码”,并且执行,客户端把执行结果发送给服务器;(4)服务器端把客户端的执行结果写入日志。
puppet工作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为了保证安全,client和master之间是基于ssl和证书的,只有经master证书认证的client可以与master通信;第二,puppet会让系统保持在你所期望的某种状态并一直维持下去,如检测某个文件并保证其一直存在,保证ssh服务始终开启,如果文件被删除了或者ssh服务被关闭了,puppet下次执行时(默认30分钟),会重新创建该文件或者启动ssh服务。
3. 软件安装
不推荐使用apt-get命令进行安装,因为该命令下载的puppet存在bug。可直接从源代码进行安装,需要安装的软件有ruby,facter和puppet。
3.1 安装步骤
编辑/etc/host以修改主机名,因为puppet是基于证书的,证书中包含主机名;
在master和slave上依次安装ruby、facter和puppet,安装facter和puppet时,要使用ruby install.rb。
3.2 安装后的目录结构
(1) 安装目录
安装目录默认存为/etc/puppet,该目录下的manifests存放manifest文件。
其他可执行文件在/user/sbin下,主要有:
puppet: 用于执行用户所写独立的mainfests文件,如:
puppet -l /tmp/manifest.log manifest.pp
puppetd: 运行在被管理主机上的客户端程序,如:
puppet –server servername –waitforcert 60
puppetmasterd:运行在管理机上的服务器程序,如:
puppetmasterd –debug
puppetca puppet认证程序,主要用于对slave的证书进行认证,如:
查看需认证的slave:puppetca –list
对这些slave进行认证:puppetca -s –a
puppetrun 用于连接客户端,强制运行本地配置文件,如:
puppetrun -p 10 –host host1 –host host2 -t remotefile -t webserver
(2) 配置文件
puppet.conf
的主配置文件,如果是root用户,配置文件为/etc/puppet/puppet.conf,普通用户,配置文件为:~user/.puppet/puppet.conf
具体配置参数,参见:
fileserver.conf
puppet文件服务器的配置文件。用path配置文件路径,allow/deny配置访问权限,具体参见:
3.3 验证安装是否成功
选定一个slave与master进行验证,假设slave的host为slave00,master的host为masterhost,在slave00上输入:
puppetd –test –server servername
然后在masterhost上查看待认证的slave:
puppetca –list
如果没问题的话,此时可以看到slave00,对该slave的证书进行签名:
puppetca -s -a
这样slave00通过了证书验证,可以与master进行进一步交互了。
在masterhost的/etc/puppet/manifests目录下编写site.pp文件,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