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笔记本电脑的一些基本知识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笔记本相关参数的科普2.笔记本选购的基本流程笔记本选购的基本流程3.一起走一遍流程,手把手带你选一台合适的笔记本电脑4.收货验机5.笔记本常见问题6.各价位高性价比机型的推荐7.一些笔记本配件推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笔记本的各个参数目录00.功耗01.CPU02.显卡03.核显输出和独显直连04.内存05.硬盘06.屏幕07.散热、噪音、表面温度08.接口09.其他00.功耗目前,笔记本对于其中的每个部件(主要是CPU和显卡),都可以设定一个功耗。可以说,在部件同样型号的情况下,功耗越高,就意味着极限性能越强,而代价则是耗电更高、续航能力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发热增加。而功耗更低的机器,可以换来更轻薄的机身、更舒服的表面温度,以及更低的运行噪音。01.CPUCPU全名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文名为【中央处理器】。其主要负担整个电脑的计算工作,尤其在画面渲染、视频剪辑、编程等需要大量计算的时候需要一颗更强的CPU。目前,笔记本上的CPU主要有Intel和AMD两家。现在的CPU,基本上都是多核心CPU,并且不论是Intel还是AMD,都有着自家的超线程技术。如果将CPU看做一个团队,核心数就是团队中的人数,而超线程技术则是让每个人可以“一心二用”,同时做两件事情。这也是我们常说的“4核8线程”的由来。
Intel的CPU,目前主要是酷睿CPU
11代酷睿有低压、标压H35、标压H45三类。
12代酷睿有所调整,分为U15(标准功耗15W的低压)、P28(标准功耗28W的“中压”)、H45(标准功耗45W的标压)三大类,再往上还有标准功耗55W的“高压”。
例如i5-1235U、i5-1240P、i7-12700H、i9-12900HX等。
当然还还有奔腾、Atom等一般机型不太会用到的系列。
低压U的代表例如i5-10210U和i7-1165G7。其中i5/i7指的它的“级别”,10和11指的是代数(10代和11代)。再往后的3位数字(有些是2位)是这款产品的SKU。其中前面一位的“2”和“6”,可以理解为这款产品的“性能等级”,越高越好。之后的“10”和“5”,则是用于区分一些更细微的产品差异的。最后的U结尾,代表的是功耗15W的低压U;G7结尾同样代表低压U,不过11代酷睿给到了最高35W功耗。同时,11代低压酷睿的核心显卡有比较大幅度的升级,7就代表的是搭载其中最强的Iris Xe核显的低压U。而标压H35和H45酷睿,无法从命名规则上进行区分。这两者的差距,就是H35属于标准功耗35W的伪标压处理器,部分产品的性能和35W功耗下同核心的的低压U接近。而H45才是真正的高性能标压处理器,部分型号的上限甚至可以突破60W,是真正的顶级CPU。比如i5-11300H和i5-11400H,两者的“11”指的是11代酷睿,“3”和“4”代表其性能分级,00则是SKU,H代表的是标压处理器。不过,i5-11300H是H35的标压CPU,而i5-11400H则是H45的标压CPU。AMD的CPU则相对简单一些,主要为锐龙Ryzen处理器,分为U结尾的低压U和H结尾的标压U
例如R7-5700U和R7-5800H。其中,“R7”全称为Ryzen 7,Ryzen为锐龙系列。对应还有R3和R5,代表着CPU的级别,同样是越高越好。“5”代表着代数,这里的“5”就对应着5000系锐龙。“7”和“8”代表着“性能等级”。“00”同样是SKU细分代号。最后的“U”代表低压U,“H”代表标压U。值得注意的点AMD这一代的锐龙R5-5500U和R7-5700U,实际上是上一代锐龙R5-4600U和R7-4800U的超频版,是同样的Zen2架构,而R5-5600U和R7-5800U是新的Zen3架构。你可以简单理解为R5-5500U和R7-5700U是上一代的产品。另外,R7-5800U和R7-5800H由于有着相同的架构、核心数等等,两者可以看做是同一款CPU的“功耗受限版(低压)”和“功耗解放版(标压)”。由于厂家的定价关系,相对来说锐龙系CPU价格稍低,性价比更高而Intel的酷睿CPU在吃掉更多功耗的前提下性能上限更高具体性能排行,可以参看网上的天梯图:
02.显卡显卡,是笔记本中负责【画面输出】的部分,同样是笔记本的关键部件。绝大部分游戏,其运行瓶颈都在显卡上。另外例如3D建模软件的实时显示、还有部分Adobe软件的各项功能也支持显卡加速了,显卡在这些软件中对于流畅度的影响较高。目前主流的高性能显卡,有NVIDIA的GTX/RTX系列,以及AMD的RX系列。另有Intel的DG1独显(极其小众),以及NVIDIA的MX450入门级独显。不过,使用最最广泛的,是【核显】,也就是和CPU融合在一起的显卡。基本上笔记本CPU现在都有核显配置。
NVIDIA的显卡目前主流显卡例如GTX1660和RTX3060。其中,开头的GTX指这张显卡不支持光线追踪,RTX指这张显卡支持光线追踪。光追是非常吃性能的一个功能,但是对于画面真实感的提升是巨大的:
“16”和“30”指显卡的“代数”,但是NVIDIA在10系显卡之后,直接变成了支持光追的20系和30系,同时16系作为不支持光追的“新显卡”被推出。再之后,“60”就是指的这张显卡的性能等级,越高越高。偶尔,有人会说GTX1063和1065、1066,是因为GTX1060这张显卡拥有3G、5G、6G三个显存版本,为了便于区分,大家就这么喊了。在笔记本端,20系的N卡有Max-Q(功耗受限版)和Max-P之分,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而30系显卡则是给予了生产厂家更大的设定范围,从极低功耗到满血可以任意设定。并且增加了Dynamic Boost的功能,使得显卡可以最多从CPU那里“借”来15W功耗,实现更强的性能表现。AMD的显卡AMD的显卡在笔记本上相对比较弱势,当前一代为RX6000系列,有RX6600M、RX6700M、RX6800M三款。很明显,中间的“6、7、8”就代表着性能等级。RX6600M对标RTX3060RX6700M对标RTX3070RX6800M对标RTX3080但是,由于、驱动等原因,AMD的RX显卡表现波动巨大,以RX6700M为例,对于好的游戏,其表现甚至可以和RTX3080匹敌;但是对于优化比较差的游戏,其表现可能和RTX3060不相上下。而类似NVIDIA的Dynamic Boost,RX系列显卡有AMD SmartShift技术。该项技术允许显卡和AMD的CPU“共享”所有功耗,即两者功耗加一块儿自由分配,调节幅度更大。笔记本显卡由于功耗有着巨大决定性影响,因此没有一个天梯图只能根据具体机型、具体功耗来判断了。
大体上的性能范围如下:核显:仅适合超轻度游戏,各类小游戏;MX450:适合轻度游戏,例如LOL、DOTA2等;GTX1650/GTX1660/RTX3050等:属于入门级游戏显卡,可以运行大部分游戏,3A游戏降低画质也可体验;RTX3060:真正的入门光追独显,可以1080P 60帧 高画质 不开光追游玩大部分游戏,开启光追则要降低部分画质;RTX3070、RTX3080:高级游戏独显,性能更强。
03.核显输出和独显直连近两年,在游戏本中开始流行起“独显直连”的说法。笔记本上,大致有三种显示输出方式:
通常的、不支持独显直连的机器,采用的是混合模式。在低负载的情况下,直接由核显进行画面的计算,然后核显输出;而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先由独立显卡进行画面的计算,然后转交核显进行最后的输出。而支持独显直连的机器,游戏画面的计算、输出,均由独显完成。可以看到,混合模式下,由于画面都要通过核显实现最后的输出,在画面上就会有一些延迟(大约5ms+)。同时,由于最近两代独立显卡性能提升较大,在一些对于显卡要求不高的游戏上,独显疫苗可以计算出300+甚至500+帧数。这时候,核显由于性能相对较差,会来不及“转交”独显生成的画面,导致最终实际游戏画面帧数的下降。在帧数不高时(约160帧以内),大约会有10~20帧左右的帧数损失,差距并不算很大;但是在帧数很高的时候(200+甚至到500+),帧数差距会迅速拉大,甚至会有混合模式300+帧,独显直连500+帧的情况。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不追求超高帧数,那么不用太强求独显直连;而如果需要玩FPS类游戏追求超高帧数,那么独显直连会是个比较重要的功能。04.内存内存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程序的运行也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笔记本内存有几个关键参数:容量、频率、通道数、封装方式,以及安装方式。如果把内存当做是转运仓库的话容量就是仓库的容量,决定了我们可以同时运行的程序多少;频率就是转运的速度,频率越高,速度就越快。笔记本上常见的有3200MHz、4266MHz两档;通道数就是指“有几条路”,或者通常也可以理解为有几个内存插槽,双通道可以比单通道有接近翻倍的速度;另外有“对称双通道”(如8+8)和“非对称双通道”(如8+16)之分,非对称双通道在超过“对称”以后的部分(如上面,超过两根内存各8G之后的部分),速度会降低到单通道;封装方式指内存有2BG和4BG封装的区别,BG全称“Bank Group”,4BG的速度会快于2BG;像这个就是4BG内存,2个靠近的颗粒为一组,正反面各有2组4颗,总计4组8颗:
而这个就是2BG内存,一面有2组4颗颗粒,另一面光秃秃的:
最后,安装方式,笔记本通常有内存插槽和板载两种方式。插槽方式如上图所示,用户可以自行替换升级,而板载方式的内存焊死在主板上,一般用户无法更换。板载内存的优势是可以获得更高的频率(通常板载内存可达4266MHz,而插槽多为3200MHz),并且更加节约机身内部空间。在追求轻薄的机型中多会采用板载内存来进一步降低机身厚度。05.硬盘硬盘是笔记本中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笼统地说,机械硬盘速度极大慢于固态硬盘;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速率会慢于M.2接口的硬盘;而同为M.2接口的硬盘中,PCIe 3.0的固态硬盘会慢于PCIe 4.0的固态硬盘。目前笔记本大多配置的都是M.2接口、PCIe 3.0的固态硬盘。有些机器会另外预留一个SATA接口,则可以添加一块机械硬盘或者是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而有些预留一个M.2接口的机器,需要关注一下是支持标准M.2 2280尺寸的还是M.2 2242(更短)尺寸的。像这款机器,左侧红框处就是一块M.2固态,右侧红框则是第二个M.2硬盘位。两者均为M.2 2280尺寸:
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是固态的发热问题。由于固态性能的提升,其发热也逐渐成为了笔记本中需要关注的一环。绝大部分笔记本都没有给M.2固态准备散热模块,这或许会给固态硬盘带来压力。同为M.2固态硬盘,PCIe 3.0和PCIe 4.0的速率差距较大,但是放到日常使用中,游戏读图0.5s和1s的差距(相当于速度差翻倍了)在体感上感知极低。因此,如果不是有大量数据拷贝、读取(例如专业影视剪辑、照片编辑等)的情况,我不是很建议大家盲目追求高性能固态。选择性能低一些,但是价格更实惠、发热更低的产品,或许能够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06.屏幕屏幕是我们每天都要盯着看的东西,可以说是最影响我们日常观感的部件。屏幕主要关注几个参数:尺寸、分辨率、色域、刷新率、亮度、调光方式、色准等。分辨率除了传统的16:9以外,现在逐渐在商务本上流行更方正的16:10以及3:2屏幕,纵向尺寸更大,在查阅文档、浏览网页的时候可以拥有更大的视野。目前主流屏幕为1920x1080(即1080P)屏幕,但是在很多轻薄本以及中高端游戏本上,已经开始普及2K(2560x1440,有时称2.5K)及以上分辨率的高分屏了。色域色域指屏幕可以显示的颜色种类多少,有NTSC、sRGB、DCI-P3、Adobe RGB等不同标准。最“垃圾”的为45%NTSC色域,屏幕看上去灰蒙蒙的,对比手机会感觉到明显差距。不过如果你只是想玩游戏的话,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45%NTSC也不是不能用。其次为72%NTSC和100%sRGB,也是大部分“高色域”屏幕的标准,手机屏幕也以此为基准(旗舰机更高)。100%DCI-P3、100%Adobe RGB等,适合对于色彩有专门需求的用户。如果没有很好的校色,可能会使得屏幕出现过于艳丽的情况。刷新率刷新率就是指屏幕每秒可以更新多少张画面。简单来说,刷新率越高,感知上画面就显得愈加流畅。普通用户使用60Hz、90Hz、120Hz屏幕体验就非常不错了;如果是游戏用户,则最好选择144Hz/165Hz甚至更高刷新率的屏幕,可以帮助你在游戏中快人一步。亮度单位为nit。一般来说标准亮度为300nit,在阳光下可能看不太清楚,400nit或者更好的屏幕表现会更棒。调光方式有PWM调光和DC调光两种方式。PWM调光可以理解为通过间歇发出100%和0%的亮度,来获得最终的亮度;DC调光则是通过直接调整电压给出最终的亮度,没有闪烁。不过有些屏幕在低亮度(比如低于50%)的时候会从DC调光变为PWM调光,即“DC混合调光”,需要注意。很明显,无闪烁的DC调光对眼睛更好。色准色准用平均ΔE来表示,平均ΔE越小(比如<1.5或者<1),意味着屏幕显示的颜色和它“应该显示的颜色”差距越小。如果有色彩方面需求的用户需要重点关注,没有这方面专业需求的,可以不用特别在意。07.散热、噪音、表面温度散热就是指一台电脑排出热量的能力。同时,散热能力的强弱也就意味着可以给予CPU、显卡等多大的性能释放。在CPU上,部分高端游戏本逐渐采用液态金属作为导热材质,能够给CPU带来更大的性能释放,缺点则是维护会变得有些麻烦。
而同时,更强的散热能力,也就意味着机器工作时候的风噪更大,这和散热能力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表面温度,通常指键盘、腕托区域在机器高负荷情况下的温度表现,除了和机器的散热能力有关,也和机器的隔热能力有关。通常来说,较厚的游戏本,由于热量传递到键盘区域比较“远”,因此表面温度会更低一些。08.接口接口是很多人比较容易忽略的点,笔记本常用接口大概有如下几类:USB-A接口:通常插U盘、接键鼠、接一些USB产品都会用到USB-C接口:不分正反的接口,其余和USB-A基本一致(速率等会有差别)雷电4接口:和USB-C尺寸、外观一致,但是支持更快的速率、更多的功能。同时可能会支持充电,可以和USB-C粗略认为是一样的HDMI接口:当下最通用的视频输出接口,可以方便地外接投影仪、屏幕等如果电脑没有配备HDMI、USB-A接口,那么在需要连接部分外设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扩展坞了。目前很多轻薄本为了做薄,会舍弃一些接口:
当然,也有保留了较多接口的轻薄本:
如果对于移动办公,特别是对于外接投影仪、外接存储设备、外接银行key等有比较频繁需求的用户,对于笔记本的接口一定要留心。09.其他当然,选购一台笔记本,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止这些,还有需要关注的点例如:扩展性笔记本目前能扩展的,主要就是内存和硬盘。内存扩展适合对于多开软件、影音剪辑有需求的用户;硬盘扩展则是适合存储资料较多的用户。便携度笔记本的重量、尺寸也是大家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笔记本的裸机重量通常厚重游戏本在2.3~2.5kg左右,轻薄游戏本/高性能全能本在2kg左右,轻薄本在1.5k左右,超轻本可以做到1kg以下。另外PD充电头(类似手机的充电头)也比常见的板砖电源小巧轻便很多(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配一个)。电池容量/续航笔记本上电池容量的上限为99.9Wh,再大就上不了飞机了。同时,如果你有长时间移动办公需求,那么就需要关注一下机器的续航能力。键盘手感、键盘布局键盘手感这东西比较见仁见智,另外有少部分高端笔记本会配置机械键盘。而键盘布局中,有些新的轻薄本会把电源键集成到键盘右上角,会有误触的可能。比如这款机器,右上角的电源键就很容易误触:
也有类似布局的机器,但是电源键做了明显的手感区别、按压力度区别等:
10.补充最后补充一个小知识,笔记本的ABCD面都是个啥?A面指的是笔记本屏幕的背面B面指的是笔记本屏幕那一面C面指的是笔记本键盘的那一面D面指的是笔记本的底面一图流:
不写不知道,稍微梳理一下,发现一台笔记本电脑涉及的组件还真不少~希望看到这里的小伙伴能够对笔记本电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知~笔记本选购的基本流程我仔细做了一张导图,大家可以先把大图保存下来,方便随时翻看:
这里,咱们先了解一下四类笔记本轻薄本轻薄本是笔记本中以轻薄、续航为主要特色的机型,通常采用的是CPU+核显的方式,没有独显。性能方面,适合日常办公、简单的设计软件、轻度视频剪辑、图片处理,以及一些轻度娱乐游戏。在较低价位(5k左右)中,轻薄本通常配备了同价位最好的屏幕,,整体外观也更加精致。而且,轻薄本的性能,大约在6k左右就基本到达了上限。
更高价位的轻薄本则是在做工、屏幕、售后等方面有提升。
全能本全能本是指搭载的独立显卡的比较轻薄的机型,通常整机更侧重于轻薄、续航。由于目前技术的进步,全能本在高低价位逐渐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在较低价位的全能本,通常搭载MX450独显,部分机型可以做到和轻薄本中比较重的机器接近的重量,约1.4kg上下。
而高端全能本,则向着高性能设计师笔记本发展,甚至会搭载RTX3060这种主流游戏本显卡。但是整体调校依然偏向温度、续航、稳定性,性能释放不如游戏本。
游戏本游戏本,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高性能笔记本”。不仅仅适用于游戏需求,同样也适合对于性能有较高要求的视频剪辑、3D设计等领域。目前来说,大约在5k左右能买到搭载GTX1650独显的入门级游戏本,而搭载真正主力光追独显RTX3060的机器,基本上在7k以上。受限于成本问题,大部分主流价位的游戏本质感都不是太好,不过也有外观比较亮眼的产品:
而在万元左右,又出现了新的游戏本细分类别:轻薄游戏本。这类机器通常将重量控制在2kg以内,配合20mm以内的厚度,在便携度上表现不错;同时调校比较激进,整体性能表现也比较强。但是还是弱于同价位的厚重游戏本。
特殊形态笔记本目前,形态比较特殊的笔记本就是二合一笔记本了。除了传统的笔记本模式,通过旋转屏幕或者插拔键盘的方式,二合一笔记本可以转换为平板模式使用。而配合平板模式,二合一笔记本还会配备支持触控功能的屏幕,大部分产品也支持压感笔。不过,二合一笔记本的性能通常弱于同价位的轻薄本,适合对于便携、触屏有极高需求的用户。其中,插拔键盘式二合一笔记本,拥有所有笔记本中最轻的手持重量(因为可以不带键盘),但是性能比较孱弱。而且大部分这类产品的重量还是比传统安卓平板/iPad重。
而翻转屏二合一笔记本保留了传统笔记本的结构,仅在转轴处进行改动。相对性能释放可以做的更强。
对于四类笔记本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接下来,我和你一起,咱们一起按照图片中的流程走一遍~手把手教你选择合适的笔记本预算首先,咱们确定一下预算吧~这里,我就考虑差不多6k基础预算,也是各类笔记本开始逐渐有区分度的价格区间。然后,如果“咬咬牙”,咱们还能最多再掏2K出来,这部分预算作为“备用金”。需求软件方面:比如我是个大一新生,专业是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需求软件就是编程。游戏方面:我考虑玩玩LOL、DOTA2这种比较轻度的网游,偶尔可能和人联机APEX,希望帧率高一点,画质可以降低一些能接受。其他方面:屏幕我想要大屏一些,2K分辨率最好了。另外不希望太重,2kg我可以接受。最好可以不要是“游戏本”,这样家长买的时候更放心。这样,我们大概梳理出了我要的电脑。然后确定大致方向先按照要求的重要度排个序:最重要的性能方面:网游为主,轻度FPS。大屏2K分辨率不太重,2kg左右最好没有游戏本的feel初步筛选符合要求的机型那么性能是必须要满足的,最少最少,全能本起步,有个入门级游戏独显。大屏那就是15寸屏幕起步。2kg的话,可以找比较轻薄的游戏本以及全能本。也就是说,最好是一款搭载游戏独显的全能本。我们搜索“3050 笔记本”这两个关键词,能够获得这些机器:
细化筛选,减少目标这里我们把一些游戏本味道太浓的机器先剔除,然后进行一些对比筛选。6k以内的话,这两款机器看起来不错:仅重2kg的游戏本:
超轻1.39kg的全能本:
如果算上备用金,似乎这几款也很对胃口:白色的游戏本:
戴尔的全能本:
联想小新Pro16:这款看起来很不错,各方面都很符合(其实一开始的标准我就想着这个型号):
但是没货,低配版倒是有货:
确定最终目标上面的6款机型,咱们再筛一下:第一台机械革命 Z3 Air,太游戏本了,pass;第二台宏碁 传奇X,整机功耗才50W,满血RTX3050都不止这个数,估计性能差点意思,而且现在没货,不想等,pass;第三台华硕 天选2,白色很吸引我,但是仔细一看屏幕,144Hz,没说色域。没说=辣鸡45%NTSC,算了,pass;第四台戴尔 灵越15Plus,各方面看起来还可以,但是价格有点贵,观望;第五第六,联想小新Pro16,3050版没现货,1650版现货,观望。那么,基本上就是戴尔 灵越15Plus和联想小新Pro16这两款机型中选个配置能接受的了。关注价格,准备入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比价网站,了解产品的价格波动。然后我们发现,联想 小新Pro16 GTX1650版本现在虽然有货,但是价格6999是历史最高;而戴尔 灵越15Plus 的价格接近史低,似乎还不错。不过i7版太贵了,i5版本看起来还可以哦~所以,我们一番筛选整理,最后就确定了这一款:
然后就是收货验机时间啦~验机部分大致分两部分。首先咱们不联网,先整体检查一下先看外观先看外包装的运输箱以及内部的电脑包装箱是否完好,特别是封箱胶带有没有撕过重贴的痕迹。(如果在店家进行过“升级配置”,那么机器很可能就拆封了,这点就无法从包装箱是否完好来判断了。)然后拆开电脑内部包装,检查一下里面的配件是否齐全,配件是否完好。然后检查电脑的外观是否完好、各个部位是不是全新无划痕。到这里,基本上外观部分是否有瑕疵就检查完毕了。然后检查S/N码,通常包装、机身、说明书/合格证上会各有一组,检查一下三组S/N码是否一致。接下来检查一下各个接口和螺丝,是不是全新无使用痕迹,也没有积灰。之后,我们先尝试不插电源开机,部分品牌(比如联想)有运输保护,首次开机不插电源是不能开机的。这两个步骤,可以粗略判断机器是否为全新原装。如果用电池无法开机,那么我们插上电源,开机进入系统。(注意,依然不要联网)我们首先测试一下机器的各个功能是否正常,例如键盘的按键、接口、摄像头、音响、网卡等。然后可以用U盘拷贝黑白红绿蓝等颜色的纯色图片,全屏观看,检查一下屏幕是否有亮点(像素点固定发白光)、暗点(像素点不发光)、坏点(像素点发光颜色不对)。纯黑图片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屏幕的亮光是否均匀,目视即可。手机拍摄会放大观感对比,导致“漏光”的感觉过分明显。最后可以用一些软件(鲁大师、DiskInfo等)检查一下硬盘的使用时间,不要觉得鲁大师太low,全中文化界面、简单直接、使用方便,就是最好的。一般在小几十次通电次数、几十小时使用时间,都是正常的。像这是我用DiskInfo检测了一下我的一块固态,大家关注通电次数、通电时间以及写入量即可:(我这个固态用了快10年了……)
到了这里,基本上机器的硬件咱们也初步检查了一遍。然后可以将机器联网、激活除了Windows系统的激活,现在各个品牌基本上也有自家的品牌会员服务,也可以在这个时候一起激活,获得更好的用户服务。然后,把系统的驱动可以更新一下,最推荐的是品牌官网(比如上面买的戴尔,咱们就去戴尔的官网下载最新的驱动),一些品牌也有自己的“电脑管家”,也可以用来更新驱动。等系统更新完成,咱们就可以开心地使用啦~一些笔记本使用的常见问题这里列举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笔记本键盘膜需要购买么?A:不建议购买。笔记本的键盘,通常其缝隙也会作为进出风的风道,能够补充一点机器的散热能力。而键盘薄膜会堵住这些缝隙,因此不推荐。:笔记本需要维护吗?A:需要。通常来说,我比较建议用户养成每年入夏之前去清个灰换个硅脂,有动手能力的也可以自己做。成本不高,找店里处理可能差不多百来块。能够保证机器以一个较好的散热状态应对盛夏的炎热。:笔记本需要插电使用吗?A:需要。大多数笔记本在使用外接电源的状态下,才能保证最好的性能状态。而使用电池,不但会损耗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笔记本会因为电池供电限制性能,降低使用体验。另外,大多数